萬金石馬拉松的機會和問題

萬金石馬拉松》參加過兩次,一次支援,一次自己跑。相較於跑過金山馬拉松看著這場賽事一直成長的朋友來說,我的意見當然是很多人的體會,不過這賽事雖然已經拿到 World Athletics 路跑系列的金標賽事,為台灣所有路跑賽事第一,但在民眾間的知名度卻是比較低,這篇純粹是賽後感言。

機會很多不一而足,例如:

  • 金標賽事,提高台灣賽事能見度。台灣路跑賽事以人口和面積來說,實屬數量驚人。標竿賽事對內外溢效應,可促進整體運動服務水平提高
  • 金標賽事也能提高台灣在舉辦賽事的技術標準合規投資
  • 新北市本來就屬於台灣第一大城市,有自己的賽事當然值得努力,不能一直當台北市的「小的」(當然地方劃分和地方自治不是這裡的重點)

挑戰也很明顯:

  • 受限於賽道地帶狹長且非都會區域,人口基數不足,賽事地區在地參與感低落
  • 賽事本身服務量能難以擴大,例如住宿、旅遊、交通、資訊服務等海岸地區的賽事在全世界並非罕見,但北部在三月份的天候是個挑戰
  • 賽道海岸帶稍有特色,包裝得好可能可以化劣勢為優勢

我自己這邊遇到比較大的問題是:當日凌晨兩點起床,三點開車,繞道接取朋友後,從淡水往萬里方向。到了賽場大約五點。前日的疲累感不容易快速排除,當然也會影響表現。有這層障礙的朋友不在少數,我等非路跑菁英選手,但對於運動賽事的參加是認真的。萬金石的吸引力,目前就是「金標賽事」罷了。跑者服務部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希望未來可以辦的有所突破。目前已經是前所未有,要再把這個賽事的籌辦和跑者服務作為台灣整體賽事旗艦來考量,或許才能試出新局。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