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免俗的,也趁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的日子前往南港展覽館。TaiSPO 這個展有些印象但從沒有去過,恰巧隔壁就是更為龐大的自行車展 (Taipei Cycle)。一張票通兩邊,一兼兩顧不去朝聖說不過去。
繼續閱讀 “2023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 TaiSPO"萬金石馬拉松的機會和問題
《萬金石馬拉松》參加過兩次,一次支援,一次自己跑。相較於跑過金山馬拉松看著這場賽事一直成長的朋友來說,我的意見當然是很多人的體會,不過這賽事雖然已經拿到 World Athletics 路跑系列的金標賽事,為台灣所有路跑賽事第一,但在民眾間的知名度卻是比較低,這篇純粹是賽後感言。
繼續閱讀 “萬金石馬拉松的機會和問題"游泳和低溫適應
這個題目聽起來一點都不容易,如何在低溫下游泳也見仁見智。有些人似乎天生不怕冷,冬天下水來個一千米也不會「飢寒交迫」。有些人在夏天的戶外泳池只要腳放下去就開始哀哀叫。看來不怕冷這件事只能怪自己的基因優良與否。但真的是這樣嗎?我用了大約兩年多的時間來檢驗自己的適應能力。
繼續閱讀 “游泳和低溫適應"逃兵海泳可以游多遠?
好吧,是看到新聞才想寫一篇極短篇。有長距離海泳經驗的台灣民眾不能算多,而有跨境經驗的更是少數。這個話題有點運動的成份在內,我就分享個人經驗和觀察。
繼續閱讀 “逃兵海泳可以游多遠?"CrossFit Open 23 參賽體驗
很早就聽過 CrossFit,也知道 CrossFit 有一堆比賽。不過 CrossFit 娛樂性質看起來頗高,在全球市場的商業展望也非常樂觀。我過去一直沒有機會接受「薰陶」,原因是本來就自我訓練得頗為勤勞,感覺也不需要另外追逐一套不同的訓練體系。
不過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之下,知道 CrossFit Open 這樣的全球「比賽」是開放給一般人的。我想說報名費不高,而且剛好也認識健身場館有提供教練簽核測試成績的服務。前幾週不加思索就報名。再加上 Netflix 最近《體能之巔》一片的推波助瀾,第一名也是練 CrossFit 的(後略三千字)。但這一篇不是介紹 CrossFit Open 的基礎篇文章,而是分享自己的經驗。
繼續閱讀 “CrossFit Open 23 參賽體驗"一年運動訓練400次是什麼感覺
答案很簡單,就是舒服的感覺。喔不,當然不是只有這樣,一年四百次的運動訓練次數不是特別稀奇但也不是沒有準備就能達到。好處很多,代價有一些。這些是什麼,我們2022年的最後一天來回顧。
繼續閱讀 “一年運動訓練400次是什麼感覺"給現在要當一年兵的建議
據說本日(12月27日)下午總統府將宣布義務役役期「恢復」到一年。這件事雖然早就與我無關,但想想台灣所面臨的困境,覺得這件事還是要說點意見。畢竟這麼多年輕人的整整一年要貢獻給這個奇特的國家,國家說你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似乎大家也沒有什麼討論的機會。以前小時候不懂這麼多人本來是國家如此重大的「資產」,但很多世代當過兵的,幾乎都有回憶卻沒什麼好話。這如果不是某種「揮霍無度」的浪費,那不然是什麼?現在要恢復成一年役期,這個年頭青年的男性所要立刻面臨的,當然跟我們這個世代會完全不同。
繼續閱讀 “給現在要當一年兵的建議"2022台北馬拉松
這賽事大概是台灣的路跑愛好者都會參加過的一場主要賽事,雖然我對路跑興趣沒有田徑來得大,但這畢竟是市場潮流,把它當成是新年前的最後一場考試,也似乎沒什麼不好。
繼續閱讀 “2022台北馬拉松"美國陸軍戰鬥體適能鑑測 (ACFT)
透過和 CivilDefenseTW (#民防搞什麼)的架構之下,和在於永和的四季健身合作,完成了第一次比較完整的 U.S. Army Combat Fitness Test (ACFT).
繼續閱讀 “美國陸軍戰鬥體適能鑑測 (ACFT)"碧潭⚡水陸機動團 | Swimrun 探勘 7/31 (Sun) 07:00
探勘活動資訊
- 日期:7/31(週日)
- 時段:07:00-09:00
- 集合地點:捷運新店站出口(只有一個出入口)
- 主持:T.H.(男)
- 報名:https://sport10.kktix.cc/events/swimrun-0731
慢跑超完美10K體驗首部曲 (2019)
雖然慢跑的時間還算可以,但不比在各國騎摩托車的經驗來得多。一直到了瑞士居住,才發現什麼叫做慢跑天堂。尤其是在10公里的這個中長距離,更是能體會慢跑大環境的多樣和豐富。我們就拿大家所熟知,慢跑和夜跑人口都有一定數量的台北、新北兩都會區,來和日內瓦做個比較。
繼續閱讀 “慢跑超完美10K體驗首部曲 (2019)"碧潭水域安全游泳導覽 7/10 07:00 (Sun)
主要資訊
- 日期:7/10 週日
- 時段:07:00-8:30
- 集合地點:捷運新店站出口(只有一個出入口)
- 主持:T.H.(男)
經歷
- 在好幾個國家游過內河湖泊,碧潭游泳經驗100次以上
- 運動經驗詳參 https://sport10.org/
內容
- 導覽:碧潭水域傳統路線安全和後勤注意事項分享,約10分鐘,不下水可結束後逕自離開或自行安排
- 游泳路線:碧潭吊橋西岸正下方到12m跳水岩來回約750-800米
- 游泳強度:偵巡/緩游模式
- 水上安全:不負責安全事宜,建議攜帶游泳浮球。此下水點和路線建議有泳渡經驗者為佳。路線最大深度目前超過4米
注意事項
- 物品保管:若要下水者請想好貴重物品如何保管,例如使用浮球收納錢包/鑰匙或放車內。捷運站有付費置物櫃。下水點有稍微隱蔽的高灘地可放,但難免假日遇到不肖之徒
- 水域水質:此地水質乾淨,上岸點有公用廁所和洗手台,可略為清洗
- 飲食:附近吃早餐的地方不少
- 停車:附近有汽車停車場(請自行查閱線上地圖)
其他
- 有意者請來信聯絡 ths@duck.com
- 注意事項、水情資訊、天候等訊息,會在活動前分別於12小時、36小時前,以電子郵件發送和告知
- 若有人游泳完畢想一起附近吃早餐聊天,可視當日狀況而定
夏至的綠島海泳
想到綠島游泳想了很久,剛好有幾天的時間,就認真的研究一番。如同前次在夏威夷海泳的態度一樣,嚴謹但不拘束,敬畏但不害怕。就算要評估風險也是要有方法,而不是訴諸恐懼來讓自己沒有機會認識大海。
繼續閱讀 “夏至的綠島海泳"划龍舟有什麼好處
前情提要:像信天翁一樣划龍舟滿四個月(2020)
端午節連假參加小梅時光龍舟隊,在2022台北市國際龍舟錦標賽出席。划龍舟這活動在台灣整體社會來說不需要多做什麼介紹,但是從2020年11月底接觸這項運動以來,我倒是有一些感想。我在這邊很快地說明,也給未來想認識這項運動的朋友有一些切入角度。
繼續閱讀 “划龍舟有什麼好處"像信天翁一樣划龍舟滿四個月(2020)
編按:本文原刊載於2020年4月
龍舟這項運動,知名度很高,但玩過人口的顯然是極為少數。類似我這種長期在運動的,也在去年底終於加入了一個龍舟團隊。我不只是從零開始認識,也體驗到迥然不同的運動風格。但這篇不是討論這項運動的精細技術也不是市場面的觀察,純粹是在划了四個月後的心得抒發。
繼續閱讀 “像信天翁一樣划龍舟滿四個月(2020)"夏威夷海泳初探
這篇是給有在台灣有海泳經驗,但沒有在海外游泳的朋友們參考。台灣有海泳經驗的人不多,而且多半和時下流行的三鐵運動脫不了關係。不過我自己對三鐵運動興趣缺缺,因此完全是以喜歡這個單一項目的前提出發。當然如果你在海外也有海泳河泳經驗,那麼這篇的簡易心得讀來會饒富樂趣。
繼續閱讀 “夏威夷海泳初探"最近碧潭發生的一連串安全和水域活動糾紛
疫情發展至此已邁入第三個年頭,國旅人潮爆發也不是這幾個月的事。然則喜好戶外活動的人們必然發現,一來山難數量增多,例如遊客錯估自身能力,攀爬不熟悉的山區遭困等。二來水域的搜救行動數量也直線上升,例如遊客缺乏良好水上安全訓練,直接入水,造成溺斃事件。然則此等情事雖每週發生(你沒聽錯,每週北中南各地都有事故),只要翻閱內政部消防署的統計報告就能看到心痛的數字,但我們此時普遍卻仍缺乏健全心態,正視這個造成國民傷亡(比疫情身故還多),而且眼下沒有緩和跡象的課題。
最遺憾的是,頂多是看到新聞一報,下週同樣繼續上演不幸。
繼續閱讀 “最近碧潭發生的一連串安全和水域活動糾紛"台北馬拉松2021
可說是今年最後一場路跑比賽,也是第一場。年初報名了六七場路跑賽事,最後幾乎全部取消。這次台北馬是第二次參賽,距離仍然是半程馬拉松(約21公里)。最後完賽時間比設定目標多了三秒鐘,半馬進入總排名前8%。算是達成。
繼續閱讀 “台北馬拉松2021″碧潭水域游泳運動導覽(註:陸上活動)
Bitan Water Information Briefing for OWS (open water swimming)
碧潭水域游泳運動導覽(註:陸上活動)
- 時間:2021年12月5日(週日)
- 時段:14:00-15:00
- 集合點:捷運新店站唯一出口右側(全家便利商店外)
- 費用:Free
- 導覽人:T.H.(男)
- 經歷:碧潭水域游泳超過100次。曾在日本、瑞士、法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公開水域(內河)休閒游泳。
導覽內容:
- 碧潭風景區水域環境簡介
- 碧潭風景區水域安全風險因子簡介
- 碧潭風景區下水、出水點觀察和經驗
- 自攜安全設施的考量
- 游泳路線搭配和選擇
本次導覽為陸上活動,遇雨不影響。若天候極度不佳,將在活動一日前通知聯絡取消。
報名:歡迎親子,請來信註明人數、參加動機簡述,或是其他問題即可。報名聯絡方式 ths@duck.com
隱私和資料保存政策:本次搜集之電子郵件帳號僅供本次活動聯絡之用,活動結束隔日銷毀,不再利用。

第一次衝浪就站上板
前一陣子不是有提到,東京奧運33種大項運動,有些熱門的我沒碰過,所以只玩過了19項?有位在救生員班認識的朋友邀約,終於在本週安排出時間試試看衝浪 — 這個似乎在年輕人之間很風行的活動。
繼續閱讀 “第一次衝浪就站上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