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北馬拉松

這賽事大概是台灣的路跑愛好者都會參加過的一場主要賽事,雖然我對路跑興趣沒有田徑來得大,但這畢竟是市場潮流,把它當成是新年前的最後一場考試,也似乎沒什麼不好。

簡單說明今年的準備狀態。今年整體來說訓練次數會達到400次以上,但相較於去年,路跑的訓練量降低了至少30%,游泳則是大幅增加300%以上。再加上其他如重訓,划船等常態的項目運動,路跑成績合理來說不會進步太多。我到了賽事12週前才開始排表準備,在剩下4週也終於命運般的中了 COVID-19 停止了幾乎一週。

多運動項目的愛好者大概都會面臨這樣的安排窘境。訓練時間的安排要怎麼分配?是要以季度性的賽事為設定目標,還是以自行規律的測驗成績表現為標準?比如說,路跑賽事很多,對我們這種不是菁英的長跑者而言,以賽事為目標的安排彈性就很高。但開放水域的游泳,這年頭實際舉辦的賽事較以往少了很多,而且季節的依賴度很高。台灣的秋冬不可能舉辦,夏天的比賽也僅有那幾場。我也沒有比較好的答案,不過今年算是也適出了優化過的資源安排。

這次台北馬還是參加半程馬拉松,雖然也是破了個人最佳成績,但沒有達到預期目標。14公里後小腿外側開始隱約抽筋,本來這時正好要穩定加速,結果每公里的配速十秒十秒的一直掉。小腿外側抽筋讓推蹬顯得不平衡。後來看感測器收集的足部著地停滯時間比例的數據,也差不多是在這個距離開始偏向右足(約增加0.2%)。17公里終於必須停下來伸展,下個水站也要休息片刻。就這樣我一直改換著地的姿勢和角度。別說最後一公里無保留加速,不要再抽筋就謝天謝地了。

雖然成績是 Top 10% finisher,但與原本設定的 Top 4% 差異過大。不過這是我的第三場半馬,我對路跑賽事的參加比較保守,一年頂多兩場。如前所述,雖然還是較去年的PB有所進步,不過可說是悲慘的進步幅度。

今年雖冷但天氣很好。來年再調整訓練資源的分配。今年台北馬很明顯沿路的加油群眾少了很多,不知道是天氣寒冷導致,還是馬拉松賽事和城市的融合缺乏具體突破。整體而言,城市的參與感還是比較貧弱。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