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是看到新聞才想寫一篇極短篇。有長距離海泳經驗的台灣民眾不能算多,而有跨境經驗的更是少數。這個話題有點運動的成份在內,我就分享個人經驗和觀察。
所謂長距離海泳到底是多少,這也沒有什麼定論。但是「馬拉松游泳」通常指的是十公里起跳。台灣本島沿海能提供安全十公里長泳的路線並不多,但有超過這距離經驗的也不能說沒有。這種距離的長泳難度在於補給、戒護和泳者本身的經驗還有裝備,而最大的障礙通常是路線海域的氣候、海象和下水上岸的濱海環境。
比如說海溫、風波流狀況,比如說夏日海域令人惱怒的水母群,這些都是在茫茫大海會遇到的。沿岸流的速度和方向,漲潮退潮的時機,天候氣溫等因素,這些都比想像的複雜。就算是箇中老手,也不太可能說我現在要下水什麼都沒有準備,就游個五公里起跳。你要知道怎麼觀測,你要有後勤或自行攜帶補給,你還要有天時地利,這些都讓逃兵海泳四五公里是一件非常難達成的事。
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學生是有每年的長泳特訓。菜鳥標準三海哩,高年級生五海哩。這距離是多少公里請自己換算。這只是長距離海泳必須要有的基本能耐。不過他們是集體行動,台灣不太會有上百人下去游九公里的後勤陣仗和活動。而且因為疫情三年,很多相關活動都取消了,就算想參加也不容易有機會跟大家切磋交流。
那麼逃兵可以游多遠?海泳是在開放水域,不是在無浪可以踩到底的游池。沒有開放水域游泳的經驗,別說三公里,就連一公里都很吃力了。季節不對也會很麻煩,因此說要這個季節著裝,沒有蛙鏡蛙鞋游個超過四公里,理論上是不太可能。但什麼是可能的?我也不加揣測,長距離海泳在地中海區域蠻熱門的,有人準備好了都可以一次25公里起跳,而這只是在全球長距離海泳愛好者算入門罷了。
所以逃兵到底能游多遠?著衣又有不同的挑戰。如果你自己是逃兵,猜猜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