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三級運動日誌 – Day 4

前情提要:開始當深潭水怪的第一天游泳的第二天跑步的第三天

先說今天(5月18日)選擇運動項目的考量點:

  • 聽說 COVID-19 的 aerosol 會停留在空氣中20分鐘?(未核實)
  • 下午暴雨(這會影響運動環境的自然條件,尤其是在戶外)
  • 重訓因為疫情警戒很難有完整的訓練環境,健身房不能去,但要做些上半身的項目

於是今天前後花了90分鐘,挑了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環境:紅土田徑場

我先簡單介紹紅土田徑場。我會選擇這處的原因很簡單,一來是它是開放空間通風極度良好,二來是有開闊空間能做大的徒手動作,三是對於中長跑的田徑愛好者而言,紅土場地是可求不可得的奢侈。四是下午北部地區的降雨沒有持續很久,紅土地面保持能夠運用的狀態。最後則是我不用轉換陣地,減少移動路徑,減低暴露在 aerosal 傳播的心理陰影面積。

在紅土田徑場跑步/2018

今天基本上是「無腦運動」的狀態,想運動怎麼做想得很少。慢跑有個好處,如果速度不快,心率不高,能有很多時間想事情。前3公里的熱身跑讓身體進入狀況,腦袋準備妥當。後四公里純屬定速繞圈,田徑場順時鐘繞八百米後,改繞逆時鐘,重複到累積4公里。加上緩和的距離,前後四十五分鐘結束。

今天很明顯的人們連在戶外運動都戴上了口罩,即使人的密度非常之低,但這警戒心是台灣這個社會的特有現象。有兩位自己找角落在玩排球傳接,有兩對漫步在紅土田徑場,另外有一位在跑道內的空間做操。然後就剩下我一個人。整個四百米的田徑場在晚間時分,只有八個人。八個人在通風良好的空間,算是有合理的社交距離吧?

3000米熱身 + 4000多米的慢跑很快的完成。但今天準備了不一樣的遊戲:Navy Seal Burpee。這是一種波比跳 (burpee) 的變形,我們看下面的影片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感謝這位壯漢的示範

傳統的波比跳要達到一百下,有長期運動習慣的年輕男子都可以完成。但這種變形多加了伏地挺身的數量,100個 Navy Seal 波比跳做下來,等於是短時間內伏地挺身要做300下。300下雖然不是一次完成,但卻是在一個時段的 block 一次完成。根據經驗,可說是不小的門檻。

上面這支影片示範做了50次,每分鐘完成4個,整個完成的時間大約是13分鐘。以我的經驗來說,這算是穩定的速度。我在紅土田徑場的一角默默不給大家困擾開始,預計以同樣的節奏完成100個。跑完45分鐘再來做這個項目,當然是有點疲累,但只要不搶快,聰明完成後的隔天,上肢是不會有什麼酸痛的。

這組動作的麻煩是會流很多汗。如果是在室內,汗漬狂流在地板是個困擾沒錯,但我在戶外,直接滲入土壤成為養份,也算是愛地球為地球盡了一份心力(大笑)。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參考。

實際完成時間/另外一個場地的暗夜無人

我把手錶開了 “cardio" 模組,紀錄身體的數據。天氣炎熱需要補水,整體比預定時間慢了81秒完成。完成後休息兩分鐘,再跑個3公里緩和。90分鐘不包含(熱身和伸展收操)很快的結束,身上鞋面也都是紅土灰塵的痕跡。

一夜的運動就是這麼無聲無息的完成。腦袋裡想的是更多的事情,就等明天(5月19日)我們再慢慢說起吧。如果有人對紅土田徑場的奧秘有興趣,也可以和我反應。我找機會再多多分享。

編按:第五天末日狂走16公里

防疫三級運動日誌 – Day 4 有 “ 3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